8月12日,央行公布了今年7月份货币信贷数据: M2余额149.16万亿元,增速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3.1%滑落至10.2% (此前市场预期值为11%);M1余额44.29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8%和18.8%。M1和M2增速的剪刀差继续扩大,为15.2%,创下历史新高。此外,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其中4575亿元投向了居民部门,但企业部门贷款减少26亿元。社会融资规模4879亿元,不足6月份三分之一,距离市场预期的1万亿元更是相去甚远。各项金融数据跳水,社会各界普遍反映消极,若干学者直言经济发展形势令人失望,有些观点更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即利率的持续下降已不再具有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发展单靠货币政策的改变已经停滞不前。虽然央行发言人于8月15日对7月份经济数据进行了答记者问,反驳“流动性陷阱”观点,强调去年“股灾救市”期间货币投放量增大致使M2同比基数增大,且银行年中贷款业务冲量致使7月数据较6月数据有所下滑,除去干扰因素影响,金融数据在正常合理范围内。然而刨除比较干扰因素,这些金融数据与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投资消费与外贸等数据下滑趋势一致,表明经济的确承受着巨大的下行压力。
我们经济当前面临的情况是,企业部门受到“去杠杆、去产能”影响,持有现金充裕却不作进一步投资,经济活跃度走弱。受经济不活跃影响,居民存款增速锐减甚至相当一部分居民存款在减少,表现为M1与M2增速剪刀差扩大。金融机构亦受到“去杠杆、去产能”政策影响,贷款资金纷纷流向楼市,表现为7月份信贷完全靠居民中长期贷款在支撑。在“去产能,调结构”政策执行下的阵痛期,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应该如何对抗经济不活跃下的财富缩水?
我们认为,在定期存款利率与长期国债利率持续下行的档口,持有具有持续稳定现金流回报的金融资产是当下资产配置的较优选择。
为何这样说呢?在当前货币政策偏宽松的条件下,大量信贷资金涌入地产行业,近半年来将楼市又推向了新高,房产泡沫增速膨胀。虽然国家在短期内为了维稳不会选择刺破泡沫,但是行业畸形已是不争的事实,货币政策不会长久地持续宽松继续鼓励楼市疯长。更何况地产的再次繁荣需要更多的货币流入支撑,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又一轮贬值。在保地产资产还是保汇率上国家如何抉择我们很难判断。另外,有数据估算我国居民购房的商业贷款杠杆率已超过40%,总贷款率已接近60%,杠杆水平非常接近美国次贷危机前的贷款高位水平。若想再加大杠杆进入楼市已是不可能,房贷见顶意味着地产的长期销售拐点也即将到来。鉴于房地产投资具有投资周期长,所需资金量大的特点,面对未来政策走向的诸多不确定性,不建议无刚需的投资者此时再加杠杆进入楼市。
除去房地产,我们可投资的还有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投资实物资产的最佳节点在通货膨胀期,物价上涨,钱不值钱了,投资实物即保值增值。然而最能反映通胀情况的CPI指数已从6月份起开始走低,而且有相关研究预计CPI指数会在今年的接下来几个月内继续下降,意味着通胀情况在持续减轻,投资实物资产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在通胀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物价会跟着降下来,再投资实物资产意味着“不赚钱”甚至“赔钱”。
与实物资产相反,金融资产受到利率下行的影响,资产价格却在持续上涨。因此我们认为此时由实物资产投资转向金融资产投是最恰当的选择。受到理财资金不能投非标资产的限定,各银行理财资金纷纷涌向债市,使得各债类品种利率持续走低。此前,10年期国债利率已在近两个月内从3%下降到2.7%。因长期国债利率基本上可看作无风险利率,即持有其他资产的机会成本,无风险利率的下降必然导致金融资产价格的上扬,这便是此时投资金融资产的内在逻辑。
那么对于普通居民百姓应该投资怎样的金融资产品种呢?
第一个最直接的投资品种便是政府债券或者类债券产品。在下半年会有更多的理财资金涌入债市,债券利率会不断降低,债券价格因而会持续上涨。然而,债券收益率本身普遍偏低,债券价格增长的同时会进一步拉低投资收益率。
了解了金融资产投资的内在逻辑,那么具有相对较高并且安全稳定现金流的金融产品便是更加优于政府债券的投资选择。什么样的资产能够提供安全稳定又相对较高的现金流回报呢?我们坚持认为,有政府直接购买行为做依托的直接投资类产品是当下普通投资者的投资不二选择。相较于股票投资的诸多不确定性,一些债权直接投资产品具有收益更加持续稳定的特点。并且相较于投资理财产品等间接投资方式,直接投资债权去掉了中间环节,节省的利差都转化为收益由投资者享受,收益相较投资债券以及债券类理财高出很多。如果是以政府信誉做担保,其安全性更是有了保障。结合下半年货币政策不会继续宽松刺激楼市的预计,国家必然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政府购买意愿度和力度都会加大,与政府购买行为挂钩的产品将会更多地面世,还款安全性也有了更强的保障。因此,我们建议普通投资者此时更多地配置优质政府债权直接投资类产品,以在经济下行时对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 |